清河入海③|小清河老纤夫:“海味”记忆犹新,拉船到海要七八天 观天下
来源:齐鲁壹点     时间:2023-06-20 09:28:39

记者 夏侯凤超 王杰 于泊升 杜春娜 李梦瑶

88岁的老纤夫董兆常没想到,小清河还能有复航的这天。

60多年前那个一把力气的小伙儿,如今已是耄耋之年,而小清河还是那条小清河,静静地诉说着这些年的变化。


(资料图)

小清河要复航了。这个在河边长大、曾以河为生,和小清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纤夫,等待着汽笛声再次响起。

山东水上“丝绸之路”

带来了生意和“海味”

小清河边的老纤夫已经不多了。

6月17日,“清河入海”徒步小清河系列融媒报道组来到了小清河边的章丘辛丰村。88岁的董兆常老人颤颤巍巍掰着手指:当年一起拉船的四人,现在只剩下他一个。

辛丰村已有千年历史,小清河穿村而过,北岸是村居,南岸是农田,村民往来两岸靠的是村北口的一座生产桥,来往的船都在村里停靠。而岸边辛丰村的村民就见证了小清河的点点滴滴。

“每天能有三四艘船靠岸”“那会儿,村里一响起汽笛声,我们就知道船来了!”6月17日,谈及小清河航运的过往,党支部书记董道新等村民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

“当时,不少船在我们村停靠,一天能有四五艘。”董道新口中的“当时”是七八十年代的小清河光景,“我今年48岁,当时也就八九岁”。

根据史料,清末小清河航运崛起,小清河也就此成为山东省内的水上“丝绸之路”。除去官方的航运码头外,小清河沿岸还有许多民用码头,辛丰村便是一处——不少商船在此转运煤炭木石、海盐、布匹。

“他们会来村里买面粉、面条;遇到水浅时节,他们一待就是半个月,等蓄了水再走。”董道新说,那时候小清河上的货船航速很慢,上下游之间往来,单程便需要一周多的时间。

见不少船在此补给,辛丰村不少村民也就此做起了粮油副食店的买卖。

在河边追着船跑,是董道新儿时与小伙伴们最爱玩的游戏。在他们眼里,船上满是“宝贝”。小清河下游羊角沟过来的货船,虽然运载的大都是海盐,但不少船员还会带点鱿鱼、海蟹、海鱼等海鲜,有的甚至还带来鱼干、腌蟹。

“内陆人,尤其是小孩子哪见过这些呀,都觉得很新鲜。”董道新说,船在村子停靠的时候,这些大海的新奇味道也成为了村民的抢手货。

就这样,在当时,小清河拓展了辛丰村的收入,也让董道新等众多村民认识了大海。

直到20年后,30岁的董道新来到了真正的大海边,回忆起的依旧儿时场景——那些横着爬的小螃蟹、那些闻着腥吃着香的海鱼,和一艘艘在小清河驶过的小船。

资料片

拉一趟“紧七慢八”

沿河都是拉船人

但,在老纤夫董兆常的眼里,董道新等年轻一辈对于小清河航运的回忆,还是不够深刻。

今年88岁的董兆常,曾是小清河上的拉船纤夫。村北的这条河,见证了他人生的苦辣酸甜。

彼时,作为主要交通枢纽的小清河,舟楫云集、商贾云集,商业繁荣,风光无限。下游运盐、上游运建材的生意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。60多年前,在尚无机械动能的时代,小清河内的漕船行驶主要依靠人力,尤其是下游前往上游的船只,基本上都是靠河两岸的纤夫拉动才能移动。于是,匍匐身躯、低头向前的拉船纤夫画面,经常出现在清河两岸岸边。

“当时船老板在村里招人,为了生活就去当了。”当时20多岁的董兆常刚结婚,本着糊口的目的,和两个村民一道当上了纤夫。

“四个人管一条船,挂上绳子以后,一个人在船上掌舵、操控桅杆以控制船方向,另外三个就在岸上拉船。”老人一边说着,一边把双手放到右肩膀位置,比划着当年的拉船动作。

“紧七慢八。”董兆常说,从济南到小清河的入海口羊口算一趟,四人组走走停停,吃住全都在船上,“快的话,七天就能拉完一趟;慢的话,一趟用八天。”

那时候因河谋生的人有多少呢?回忆起过去拉船的场景,董兆常伸出手指着,“沿着小清河,我们的前面后面都是拉船的人。”

董兆常介绍,从济南板桥往下游羊口拉船的时候,一路顺流而下,比较省劲。“有风都不用拉,船自己就走了”。但自下游而上或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,四个人就有点吃力了,有时候没走几步就得歇歇脚。

“一趟8天,一个月差不多能拉4趟,钱都是几个人分了,差不多一个月几十块。”董兆常说。

资料片

生意多船也多了

老纤夫期待小清河复航

小清河上的生意好了,村子里的船也多了。

过去舟楫帆影的场景,董兆常老人仍历历在目,“村里就有两条对漕船,我自己还有条小捕鱼船”。对漕船是小清河颇有特色的运输槽船,有些河段很窄,它可以把对接处拆下来,形成两条短船,方便来往行走、掉头。那时候,有些村民家里也有船,“很多人都有!”老人细数着记忆中的名字,掰着指头一个一个地说着。

后来,机械船替代了人工船,纤夫的行当也就逐渐淡去。老纤夫董兆常有时也会在岸边,听着船上来往的汽笛声,回想着过去那些弯着腰匍匐拉船的场景。

1997年,随着陆路交通的不断发展、小清河断航,码头、摆渡渐渐失去功能,现如今,辛丰村东西几十里的小清河沿岸,难寻任何船只踪迹。当年千帆竞渡、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也淡出董兆常老人的视线。

“我最近经常在河岸边溜达,就想看看现在的货船长啥样。”听闻小清河即将复航,想象着村旁的这条河将再度热闹起来,董兆常难掩激动。

农作物的变化

见证了“小黑河”和“小清河”

上世纪70年代末,纤夫的行当逐渐消失后,老纤夫董兆常在村委会谋了个活儿,却也一直见证着小清河的历史和故事。

纤夫靠河吃饭,家里的麦子地也是。300余亩农田位于小清河两岸,年轻时,董兆常家里就种着一片地。和村子里的很多户人家一样,这些粮食喝的就是小清河的水。后来,董兆常见证着土地上的作物不断变化——过去清澈的时候,种植“吃”水多的经济蔬菜;后来小清河污染了,就换成了小麦;再到后来,小清河又“清”了,村子种上了苹果、养出了金蝉。

如今,让董兆常欣喜的是,随着复航的时间越来越近,新桥来了。

跨小清河连接村南北,村民们往来最早的时候靠船渡,1993年,村民们集资建了一座桥。桥是水泥钢结构,宽7米左右,没有名字,就叫成了“辛丰村生产桥”。30年来,这座老桥伴随着村民步行、骑车过河,是村子的“功臣”。但是随着小清河复航在即,桥高不满足于通航的要求,村支书董道新得到消息,政府要出资,拆旧桥,换新桥!

董兆常时不时地就去清河边看看新桥建设的进展,慢慢地,桥墩建好了,道路建好了,拱也建好了。新桥是在三个月前建好的,董兆常来到了桥边,道路宽敞平坦,双向两车道,桥的上方还有一座漂亮的大红色桥拱,这座新的现代化桥梁,河道上没有桥墩,为后期船舶航行留出了足够的空间。而这样的桥梁,在小清河全线,还有37座。

夕阳下,董兆常老人又一次来到了新桥上。他看着清澈的小清河,纤夫们拉船的画面不时飘来。或许,当小清河复航的汽笛声响起,岸边雀跃地跑来一个孩子,开心地看着一艘艘驶过的货船。

只是老纤夫的故事,已渐渐随河流去。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